浅谈英语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文学乐 人气:1.53W

摘要:本文从道德教育、文化传播、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阐迷了英语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性。

浅谈英语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主导作用 道德教育 文化传播 知识传授 能力培养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提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一个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空间,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只有依靠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促进学生道德水准、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才能培养和塑造出适应新世纪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
  一、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道德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一个人道德素质的形成必须通过德育过程来完成。现代大学生热情、纯真、充满爱心和管险精神,对新生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和足够的行为动机。但由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缺乏足够的磨练,所以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呈现出:缺少吃苦精神,意志不坚强,难以承受挫折和压力;强调个性发展和自我完善,集体合作能力欠佳等等。在加上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德育是德育教师的事,与己无关,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客观上造成学生对德育的忽视。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时刻体现德育思想,寓教育于教学之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在讲练词汇和语法结构时可随时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例如:在讲授真实条件句的省略结构时,教师可给出例句:Work hard o you’ll fail.(努力,否则你会失败);还有很多俯首即拾的谚语:Gedhelpsthasewhohelpthetnselves.(天助自助者);Nopains,nogains.(不劳则无获);Health happiness.(健康是福);Failure the mother of sueeess.(失败乃成功之母)等都即传授给学生语言知识,也使学生感受到道德品质方面的良好熏陶。另外,那些经过精心筛选的课文如:GoingHome(回家)、SailingroundtheWorld(环球航海);A Brush with the law(与法律的冲突);WllyITeaeh(我为何教书)等体现出的人性美、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魅力,能使学生在分析、欣赏课文的同时,感受到来自精神世界的强大震撼。此外,外语教师应言传与身教相结合,以自身的人格来影响和启发学生内心的道德潜能,更好地体现教师在道德教育方面的主导作用。
  二、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产生于文化,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现象,可以看出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和异同。因此,英语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语音语调的修正、词汇量的扩充及语法结构的讲练等方面,应通过这些语言现象认清我国与英、美国家间的文化差异,理解那些渗透在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学、道德规范、宗教信仰、社会制度、传统习俗、风土人情和大小礼仪等社会各个层面的文化现象。例如:中国人在吃饭前后与人打招呼时说:“吃了吗?”,只是打招呼,意思是“你好!”但如果我们对一个美国人说”Havoyoueatenyet?”意思无异于let’s together”有请人吃饭之嫌,容易被误解;对于他人的赞扬,中国人的反应总是“不,不行”,或“过奖了”谦虚地表示受之有愧或没有做到最好。而接受赞扬却意味着骄傲自满或缺乏教养.而美国人对于赞扬的反应却是很爽快的“Thankyou)l,表示其充分的自信或接受对方的诚恳赞扬;在汉语言文学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演绎了世代称颂的矢志不渝的爱情,而在英国文学中Romeo与Juliet才是忠贞不渝的爱情象征。因此,教师在系统、全面、深刻地了解双重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各种英语教学手段,在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的训练过程中,介绍异域文化,分析文化间的差异,使学生在对外国语言的文化背景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的情况下学到地道的外语。
  三、知识传授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大学英语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一个合格的大学外语教师,首先应具备渊博的学识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并坚持外语授课。通过语言和文化知识的传授,使学生置身于广博的知识空间,以对专业和相关知识的精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而这种来自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教师应自备清晰的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组织教学、驾驭课堂的能力,通过问题的精心设置、分析与解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另外还要通过作业的留批和高于学生已知能力的知识水平测试检查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使学生在经过一番努力之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授课时教师应以准确、清晰、幽默的语言,配合表情和动作组织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轻松而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从而增大信息输人量;教师应尊重学生,并一视同仁,注意到每一个学生哪怕一点点的进步,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赞扬都会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缩小与学生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推动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