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读后感1500字(3篇)

文学乐 人气:2.74W

《悲惨世界》是法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雨果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以下是本站为你们整理的《悲惨世界》读后感1500字,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悲惨世界》读后感1500字(3篇)

《悲惨世界》读后感1500字一

雨果的《悲惨世界》在书架上早已摆放多时我却一直没有翻动过它,一是对这种大部头著作着实有些“畏惧”,第二则是因为始终觉得外国文学作品由于译制的原因总让人感到晦涩难懂。最近因为埃迪雷德梅尼去看了电影版的《悲惨世界》,观影之后也让我有了决心去拜读这部关于历史、人性的巨作。

小说中既有狠毒肮脏的恶贼,也有道德完美的圣人;既有纯粹无暇的爱情,也有充满悲壮的战争;既有天马行空的想象,也有严肃考据的历史。其中各色人物演绎着各种命运,也各自迸发着或肮脏或纯洁的色彩斑斓的精神光芒,并把所有展现出的精神推演到极致。伟大或卑劣,生存或死亡等,这些在书中都有所涉及,但又绝不是真正的主题!《悲惨世界》名为悲惨,实则是在悲惨的境遇中寻求希望、最终获得光明的过程。无论是社会,还是人心都是如此。

有人说伟大的作品应该平凡而真实,但《悲惨世界》却反其道而行。书中充满了浪漫的思想和传奇的经历,人物也非真实社会中可见之人,而是把每一种推向极致的情感赋予一个肉身的形象。马吕斯代表着灼烈的爱情;德纳第是魔鬼的化身;主教是天使的降临;沙威身上则尽显法律的威严......除了对精神世界的极度挖掘,小说中同样有着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芳汀、艾潘尼、马白夫、小伽弗洛什和他的弟弟们,都是被黑暗时代所付与悲惨命运的可怜人。严苛的法律、四流的罪犯以及上层的奢靡,作者毫不留情地将自己国家的种种暗伤揭露在阳光之下。不过即便如此,小说中仍无处不体现作者对这个伟大但不完美的民族的敬爱之情。从恢弘磅礴的滑铁卢战役,到阴暗涓细的下水道,作者无不以独到的角度全面阐释真实的历史和时政的善弊。

在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贯穿本书始终的冉阿让。他从最初的令人同情渐渐变得值得敬佩,直到最后使人崇拜。一个从地狱走出的天神远比一直高高在上的上帝更值得人敬仰。那么是什么使冉阿让的良心始终能击败私欲呢?简言之就一个字:情。冉阿让一生有三次为情所救,逃脱了彻底跌入地狱的悬崖。第一次是主教的恩情,正如主教自己所说,他用两支烛台从上帝那赎买了冉阿让的灵魂。正是这次神圣的交易让那颗满是仇恨的心灵照进一缕亮光。冉阿让第二次得到救赎是因为对芳汀的同情:芳汀是黑暗社会下最苦难的底层女性的具象体现,当她卖掉头发、拔掉牙齿在绝望中说出“他妈的,都卖了吧!”这种坟墓般的阴惨气息让人心痛无比。芳汀是《悲惨世界》中最悲催也最使人同情的角色。也正因为冉阿让对她的同情与愧疚才有信念再次越狱,引出后面的全部故事。冉阿让第三次的自我超越是由于对珂赛特的情感,这种情感很难在前面加一个词去定义。他对她既像女儿那样疼爱、也像对母亲那样依恋、也像夫妻间互相扶持,甚至像对待物品那样想永远占为己有。这样复杂的情感在冉阿让惊慌而单调的生命中形成了支撑他精神的支柱,而让珂赛特幸福快乐则是他活下去的信仰。可是珂赛特爱上了马吕斯,冉阿让必须在精神的支柱和活下去的信仰间做出抉择。在一场激烈的精神挣扎后,信仰战胜了支柱,父爱战胜了私欲。他把马吕斯从死亡绝地艰难救出,自己却主动承受屈辱、承担抽走支柱和失去信仰的夕阳残辉。可当珂赛特和马吕斯在一起得知父亲的过去后竟打算排挤驱赶冉阿让,与他断绝关系。还好,作者是仁慈的。他让德纳第在最后时刻用诬陷的证据证明了冉阿让的神圣,当冉阿让在珂赛特和马吕斯的挽留声中与世长辞之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纯洁无瑕的灵魂奔向微笑着迎接他的主教。

书中还有一个人物不得不提,如果没有他也就没有冉阿让悲惨而壮丽的一生——沙威。沙威和冉阿让之间既是天生的死敌,到最后又成为特殊的朋友。沙威如同猎人一般将冉阿让这个猎物不断驱赶追逐了一生,但也正是这种逼迫使冉阿让不停探索挣扎,一步步向上攀登。在街垒中,猎物最终俘获猎人,冉阿让用仁慈彻底击溃了沙威一生所秉持的信念,让沙威醒悟这世间还有比法律更崇高的事物。但这一醒悟无疑是沙威无法承受的,他在桥边的痛苦思考看似是因为忠义难两全,实则是三观尽毁后灵魂无处寄托的精神碎裂。而最后的一跃,即代表仁慈征服了严酷,也意味着当时的法律在人心中的崩塌。

《悲惨世界》——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这是雨果压在心头三十年之久写出来的文学巨作,因而《悲惨世界》中无论是展现壮烈的历史或探究人类的心灵总是起于苦难而通向光明。这种光明是民族的闪耀,更是人性的绽放。这种光明势必会在涤尽泥沙、在岁月汪洋中永存使人坚强的力量。在阅读中感受时代的脉搏,在阅读中体味人生的碰撞,在阅读中洗净人间的铅华......也许这就是阅读带我们的思考,带给我们的营养。

《悲惨世界》读后感1500字二

《悲惨世界》是法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雨果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描写了法国大革命前夕社会各阶层人民的不同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重重矛盾,歌颂了人性的善良与纯真,鞭挞了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的相互倾轧的丑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