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八届乞巧女儿节习俗

文学乐 人气:2.24W

近日,以“走进魅力陇南·探源西和乞巧”为主题的第八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在西和县隆重开幕。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回顾下2016年第八届乞巧女儿节习俗吧!

2016年第八届乞巧女儿节习俗

  2016年第八届乞巧女儿节习俗

习俗一:巧汉子杨振艺“雕画”乞巧

农历七月初一的西和县长道镇凤凰山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自西和、礼县的十余支乞巧队伍,身着艳丽的服饰,手持彩扇,齐聚凤凰山,前来祭拜刚刚落座的巧娘娘雕像——— 织女星君。她们载歌载舞,用质朴的歌声和率真的舞姿表达着欣喜和祈愿。

跟随这些乞巧队伍,记者来到了巧娘娘雕像落座的天孙殿。只见慈眉、善目、端庄的巧娘娘端坐在莲花台上,头挽高髻,身着华服,栩栩如生。

“这是我们共同期盼已久的巧娘娘像,雕得真好!”前来乞巧的姑娘们纷纷称赞。

记者了解到,这座美丽的雕像出自于长道镇大寨村的“巧汉子”——— 杨振艺之手。

“巧娘娘像能够在今天成功落座,还得归功于西北示范大学教授、西和籍学者赵逵夫先生等人的积极倡导和乡亲们的大力支持。”在凤凰山上,记者见到了杨振艺。

他告诉记者,之前在西和、礼县一带乞巧时只有用纸扎的巧娘娘偶像,并没有现存的巧娘娘雕塑可借鉴,所以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翻阅资料,向一些乞巧专家请教,才构思出了现在这座巧娘娘的雕像,共花了半年多的时间。

今年53岁的杨振艺是长道镇远近闻名的绘画能手。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尤其是寺院壁画。长大后专门拜了师傅,学习关于壁画和塑像的彩绘手艺。

“今年为了塑巧娘娘像,我把内蒙古和西藏的壁画、塑像工程全推掉了。”杨振艺说,几十年的绘画功底,他自信能够把巧娘娘的塑像塑好。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塑好雕像的关键也在眼睛。在巧娘娘雕像的塑造过程中,对于眼神的把握,杨振艺思谋了很久。最终,慈祥、亲切成为点睛的出发点。

除此之外,在细节的处理上,杨振艺丝毫也不马虎,特别是在背景布局上,每一处的设置都有它独特的用意。

天蓝色的螺纹状织锦体现的是中国的丝绸文化和巧娘娘织女的身份;

大红色的火焰代表巧娘娘热情及刚正不阿的性格;

剪纸喜鹊表现了乞巧姑娘高超的工艺,融入了七夕喜鹊搭桥相会的元素……

在大殿内记者还发现有两面墙是空着的。“在这两面墙上,我打算把咱们老祖宗纺线织布的情景,用壁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杨振艺说,“我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让后人更好地了解过去,更好地了解乞巧文化,从而更好地把它传承下去。”

历时半年多的塑像终于在乞巧第二个程式—祭巧这一天落座,对于雕塑者杨振艺来说无疑是开心的。“能够为乞巧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一点贡献,我觉得非常高兴,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杨振艺说。

习俗二:乞巧:民间祭祖习俗

乞巧作为早期秦人遗留下来的民间祭祖习俗,在西汉水流域己世代传承两千多年,被许多学者考证是我国乞巧习俗的发源地,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陇南依托乞巧民俗文化元素,命名传承人,修建传习所,创作动漫、连环画、微电影、歌舞剧等,举办乞巧文化节,全方位延展文化链条,使其在地方文化建设中的品牌作用日益凸显。去年,陇南正式启动中国陇南乞巧节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为营造舆论声势,礼县拍摄发行的微电影《巧娘》,为今年的民间乞巧活动“助阵”。《巧娘》在文学艺术创作和地方民俗文化元素的深度融合上有诸多值得肯定和称颂的“经典”之处。

微电影作为“类”电影的视频短片,好的作品对策划制作和故事情节的编排要求极高。《巧娘》的故事发生于1949年礼县解放前夕,讲述了大堡子山麓,西汉水畔祁山村美丽姑娘巧儿和少年纸活匠人青山之间的一段坚贞的爱情故事,反映陇南西汉水流域女儿们的智慧、灵巧、团结、勇敢和追求爱情自由的精神,展现陇南独有的乞巧民俗。故事的选题切入角度独到,内容富有张力,观看后让人回味无穷。

首先,故事情节紧凑,时间节点安排颇具匠心。故事从女主人公巧儿看到现在一年一度乞巧的场面陷入的“回忆”开始,时光倒退六十多年,在新旧中国的“转折点”上,一场声势浩大的民间乞巧活动为男女主人公搭鹊桥成为有情人,在历经地主少爷人为“干扰”后终于“圆梦”成眷属。这些情节至少透露出了三个“可贵”信息,一是乞巧习俗具有文化传承性,在旧中国当地就有乞巧民间习俗世代传承。二是如果当年在“乞巧场”上没有“传递”出人民解放军奇袭盐官,进而拉开陇南解放的序幕这一历史事实,男女主人公要“战胜”当地地主阶级代表的“祁家少爷”,并修成爱情的"正果",其结局的悲剧性不容置疑,隐喻了新中国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三是故事渲染和再现了乞巧习俗的文化主题。对婚姻美满、家庭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是乞巧节这一民俗文化空间永恒的主题,巧儿在地主少爷与靠自己双手劳动的青山之间选择后者,一位普通而又善良的.农家姑娘当年追求爱情的品位不言而喻。

其次,电影画面尽显了《巧娘》故事发生地——— 西汉水流域的美丽风物。史料和考古已证实,西汉水流域是大秦王朝的肇始之地,数代秦先王率众在此创业立国,营建都邑,修造陵园,历时三百余年。在秦人东进关中之后,这里依然是他们一统天下的后方基地。西汉水流域也是民间乞巧习俗的原生地,当地人在乞巧活动中祭拜的"巧娘娘"是秦人先祖女修。西汉水流域自古水草肥美,风光旖旎,《诗经·秦风》脍炙人口的《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佳句,描述的就是西汉水两岸的秀丽景物。微电影《巧娘》的取景“重现”了这里的美景,不管是镜头里的青山绿树,碧水白云,远天夕阳,还是夜的剪影,美轮美奂,展示出韵味十足的魅力。

还有,电影中“吸纳”和展现了当地众多独特的文化元素。除了与乞巧相关唱词、表演程式等的文化元素外,当地的居家院落、土木结构的马鞍架房、屋内摆设的体现传统木雕技艺的方桌吊桌,正屋墙上的中堂字画,寻猪草、剁猪食等普通生活场景,用荨麻“整治”和“作弄”他人等情节,充分体现了地域风情。

《巧娘》是一部当地作者编剧导演,本地演员表演的低成本微电影作品。如果说硬要挑刺的话,其中也有不尽“完美”之处,如镜头中当地秦文化的元素偏少,秦文化是西汉水流域最厚重的文化符号,乞巧习俗本身就是秦文化遗俗,应该表现得更充分一点。再如“地主少爷”的服饰和形象设计缺乏典型性,如果是一个“胖墩”,戴个瓜皮帽,估计效果会更好。但这些“缺憾”无伤作品本身的文学艺术价值和对乞巧民俗的宣传推介意义。

习俗三:乞巧节呼唤“女儿梦”

盛夏的西和晚霞湖畔,一缕清凉的风轻轻吹过,淡淡的荷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湖面银光闪闪,水波涟涟,一群飞鸟掠过湖面,渐渐消失在天边。时不时有小鱼儿从湖面上跳出来,荡起一圈圈涟漪……

从农历六月三十晚正式开始,至七月初七夜结束,在这里,一场属于女性的盛会——— 乞巧女儿节,在众人翘首以盼中开始了。各乞巧点一个个满面笑容、浓妆艳抹、身着盛装、手持道具的姑娘会聚在一起,虔诚而又热闹地欢度一年一度属于她们的节日。

“三张黄表一刀纸,我给巧娘娘搭桥子。三刀黄表一对蜡,手襻的红绳把桥搭。巧娘娘穿的绣花鞋,天桥那边走着来……”农历六月三十晚,参加乞巧的姑娘们整齐列队,端着香盘,抬着巧娘娘像,到水边虔诚跪拜,举行迎巧仪式。一时间,鞭炮声响彻山间。

乞巧期间,乞巧姑娘们要在乞巧头儿的组织下,不分昼夜,依次举行手襻搭桥、迎巧、祭巧、唱巧、跳麻姐姐、相互拜巧、祈神迎水、针线卜巧、巧饭会餐、供馔、照瓣卜巧、送巧等十二项祭祀仪式。活动全程历时七天八夜,可谓是内容丰富,仪式隆重。

《毛诗序》有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乞巧活动中最基本的就是“唱巧”,即姑娘们齐集坐巧处,从白天直至深夜,按一定的程式,用美妙的歌声和动人的舞姿颂扬巧娘娘。

“我经常给大家教歌,而且根据我的传唱,县一中的一位老师还整理了两本歌词。”八十多岁的乞巧传承人曹哲哲说。

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曲调不变的情况下,唱词内容有了融合创新。如“三月里三月半,高速公路要实现,一定要把洞子钻,车辆走起多方便;五月里五端阳,高速公路架桥梁,架起桥梁真好看,大小车辆多方便……”西和长道镇西团村的赵梨叶老人经常编写乞巧新词,然后用乞巧传统的曲调串起来。

其实,自古以来,乞巧就是文人骚客青睐的话题。据资料显示,乞巧起源于汉代,而东晋时期葛洪的《西京杂记》中“汉彩女常以七月七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便是最早关于乞巧的记载。唐宋文学中,乞巧也被屡屡提及。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华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时人称为“乞巧市”。

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乞巧产品(如绣枕、绣鞋等),乞巧女儿节的种种纪念活动,其实都表达着女儿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众多民俗专家考证后一致认为,乞巧文化及逐渐演变形成的乞巧节,是起源并流传于现今陇南市西和县、礼县一代的秦人之风,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集信仰崇拜、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民俗文化活动。

西和研究乞巧的民俗学家杨克栋老人研究西和乞巧有十个年头了,他朴素的穿着,一头花白的头发,一副黑框眼镜,尽显儒雅之风。他认为,乞巧活动就是年轻女子们通过一系列的仪程和祈祷方式来向织女(巧娘娘)表达自己美好愿望的仪式。

千年女儿梦,魅力乞巧女儿节。乞巧女儿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历史的沉淀。我们只有在溯源历史的同时,才能真正回归乞巧节本身,才能在领悟中真正传承它。

习俗四:巧汉子杨振艺“雕画”乞巧

农历七月初一的西和县长道镇凤凰山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自西和、礼县的十余支乞巧队伍,身着艳丽的服饰,手持彩扇,齐聚凤凰山,前来祭拜刚刚落座的巧娘娘雕像——— 织女星君。她们载歌载舞,用质朴的歌声和率真的舞姿表达着欣喜和祈愿。

跟随这些乞巧队伍,记者来到了巧娘娘雕像落座的天孙殿。只见慈眉、善目、端庄的巧娘娘端坐在莲花台上,头挽高髻,身着华服,栩栩如生。

“这是我们共同期盼已久的巧娘娘像,雕得真好!”前来乞巧的姑娘们纷纷称赞。

记者了解到,这座美丽的雕像出自于长道镇大寨村的“巧汉子”——— 杨振艺之手。

“巧娘娘像能够在今天成功落座,还得归功于西北示范大学教授、西和籍学者赵逵夫先生等人的积极倡导和乡亲们的大力支持。”在凤凰山上,记者见到了杨振艺。

他告诉记者,之前在西和、礼县一带乞巧时只有用纸扎的巧娘娘偶像,并没有现存的巧娘娘雕塑可借鉴,所以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翻阅资料,向一些乞巧专家请教,才构思出了现在这座巧娘娘的雕像,共花了半年多的时间。

今年53岁的杨振艺是长道镇远近闻名的绘画能手。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尤其是寺院壁画。长大后专门拜了师傅,学习关于壁画和塑像的彩绘手艺。

“今年为了塑巧娘娘像,我把内蒙古和西藏的壁画、塑像工程全推掉了。”杨振艺说,几十年的绘画功底,他自信能够把巧娘娘的塑像塑好。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塑好雕像的关键也在眼睛。在巧娘娘雕像的塑造过程中,对于眼神的把握,杨振艺思谋了很久。最终,慈祥、亲切成为点睛的出发点。

除此之外,在细节的处理上,杨振艺丝毫也不马虎,特别是在背景布局上,每一处的设置都有它独特的用意。

天蓝色的螺纹状织锦体现的是中国的丝绸文化和巧娘娘织女的身份;

大红色的火焰代表巧娘娘热情及刚正不阿的性格;

剪纸喜鹊表现了乞巧姑娘高超的工艺,融入了七夕喜鹊搭桥相会的元素……

在大殿内记者还发现有两面墙是空着的。“在这两面墙上,我打算把咱们老祖宗纺线织布的情景,用壁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杨振艺说,“我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让后人更好地了解过去,更好地了解乞巧文化,从而更好地把它传承下去。”

历时半年多的塑像终于在乞巧第二个程式—祭巧这一天落座,对于雕塑者杨振艺来说无疑是开心的。“能够为乞巧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一点贡献,我觉得非常高兴,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杨振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