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职场机遇,预防求职陷阱

文学乐 人气:5.42K

主持人:大家好,我是主持人娟娟,本次互动节目编辑阿斌,欢迎各位新老朋友光临《12333在线》。今天互动的主题是:把握职场机遇,预防求职陷阱,这也是大家一直很关心的热点问题,欢迎大家参与。三位嘉宾已经坐到我身边,首先开始嘉宾和主持人互动。

把握职场机遇,预防求职陷阱

主持人:和嘉宾互动同时,大家可以先提问.为了使互动更具针对性,请大家围绕本次互动主题提问。如您有其他方面问题需咨询,请在我们网上评议频道的“网上直通车”栏目提交您的问题,我们将按简单问题2个工作日内回复、一般问题5个工作日内回复、疑难问题10个工作日内回复、需深入研究的问题20个工作日内回复的工作要求,认真做好网上回复工作,另外大家还可以提出一些对这档栏目的建议,如对开设的主题有什么需求等。谢谢大家!

主持人:对初涉职场毕业生来说,在求职时最容易遭遇就业陷阱,那么有哪些就业陷阱呢?

王卉:试用期陷阱(以试用的名义廉价谋取毕业生的劳动力) 收取不合理的各种费用(包括风险押金、培训费、置装费、建档费等) 工资陷阱(如假承诺高薪等) 智力陷阱(如利用考试无偿占有程序、广告设计方案等)

主持人:大学生选择招聘途径要注意什么?

王卉:大学生选择工作的时候,最好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学校对前来招聘的企事业单位都会进行详细的考查,安全性较高。如果进行网上招聘,要去政府公布的正规网站。对于个人开设的中介机构,一定要谨慎对待。

主持人:参加招聘会中会碰到哪些情况要当心? 

茅一君:当对方要求你提供奇怪的证明材料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有可能盗取你的个人信息; 看到储备人才招聘信息,求职者权当作一次锻炼和竞争切不可对结果抱太大希望; 公司提出收取会员费、押金,你可选择直接走人; 碰到模棱两可的岗位,仔细询问职位工作内涵和细节; 当公司提出,先培训后上岗时,要留心眼此单位是否在揽培训生源。

主持人:如何识别虚假招聘信息?

茅一君:分为几种: 1、招聘数量大,岗位多,有可能是形象炒作,可以显示出企业的实力,而且可以吸引更多的关注,比单纯在媒体上打形象广告会有更好的效果. 识别:通过了解该企业的内部人士了解相关信息 2、自家门前贴招聘广告,有可能是一些小商店在招揽招揽人气识别:可询问隔壁的邻居了解实际情况 3、招聘广告中的职位与求职者实际从事的工作内容严重不符。这种广告往往是以招聘总监、经理、秘书、行政人员等为幌子,骗取求职者应聘,等到求职者正式上班后,才发现所从事的工作原来就是去拉业务,既没有底薪,更没有福利。识别:求职者要做好信息鉴别,与企业谈话中要留意企业对这个岗位是否有长远的规划、是否有明确的岗位义务、工作目标,如果得到敷衍地回答,求职者就要当心。

主持人:应届生签订合同要注意那些事项? 

李佩英:1、 报到后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双向选择成功后双方签订教育部门统一印制的就业协议2、就业协议与合同应当一致—-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之间就可能产生不一致从而造成矛盾3、不要让合同留下空白之处—-中国人讲究是“白纸黑字落笔为重”特别在发生争议时4、解决户口不能设违约金——-应届毕业生能否得到上海市户口,主要取决于上海市的有关政策规定和毕业生的自身条件,单位仅仅是办理手续而已5、毕业生应聘也有知情权——-求职者与单位地位根本不平等此话不无道理但是并不全面。

主持人:大学生毕业求职不良心态需调整?

李佩英:大概可以分为几种:高就低就心态。骑驴找马心态。广种薄收心态。盲目考证心态。

主持人:大学生如何调整求职心态?

李佩英:是认清自己的处境,处在一个高竞争社会;谦虚谨慎一点,自卑心理万万要不得;是提高自己的技能,任何职业,干好干长的前提都是精通业务;对前景乐观,坚信自己给自己工作的动力;要有防范意识,但不可事事提心吊胆。

主持人:遭遇求职陷阱怎么办呢?

茅一君: 碰到就业陷阱,首先要学会识别,然后想办法规避,如果真的权益受到伤害,学会找相关部门去反映和投诉,比如向招聘会的'主办方反映,向招聘网站反映,向新闻媒体反映,向劳动监察反映或投诉,而避免选择忍气吞声,我们还是提醒求职的大学生们求职时多长个心眼,杜绝不必要的麻烦。

主持人:谢谢三位嘉宾的答复,下面开始回答大家的问题。

你好:我在一家公司上班签合同只有一份公司留着不给员工 ,我们应该怎么办?

王卉: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签订时应该是一式两份,一份公司留存,一份给员工,你可以直接向公司索要,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linda:公司可以在网上直接开通招聘的通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