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励志书籍:《追求卓越》

文学乐 人气:2.16W

《追求卓越》是2009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国的彼得斯和沃特曼。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经典励志书籍:《追求卓越》

内容简介:

《追求卓越》的作者是美国的汤姆·彼得斯和罗伯特·沃特曼。汤姆·彼得斯曾获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程学学士及硕士学位,斯坦福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和商学博士学位,任教于斯坦福大学企业管理学院。他曾任麦肯锡等公司顾问,并长期为《华尔街日报》撰稿。罗伯特·沃特曼获斯坦福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曾在麦肯锡公司任职二十多年,发表了许多有关企业管理方面的文章,并被斯坦福大学企业管理学院聘为兼职教授。

《追求卓越》开启了商业管理书籍的第一次革命。自1982年出版以来,被译成近20余种文字风靡全球,仅在美国就销售了600 万册,全球发行量高达900万册!该著作创造了“彼得斯时代”,是有史以来最畅销的管理类书籍,许多跨国大企业视彼得斯的著作为发展创新的经典。

被誉为:世界最畅销的工商管理书籍 o 美国优秀企业的管理圣经《福布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工商书籍。

本书的副标题为“美国管理最佳公司的经验”。两位作者花费数年时间,辗转美国各地,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综合了数百个大小公司的第一手材料,最后筛选出43家优良“标本”,进行解剖和探究。样本涉及制造、信息、服务、销售、交通、食品等诸多行业,包括大名鼎鼎的IBM、通用电气、惠普、3M、麦当劳、宝洁等。在作者眼中,“卓越”的标准是指企业除了表现在财务方面的长期的优异业绩外,更重要的是具有高度的创新精神。作者认为,尽管每个优秀企业个性不同,但拥有许多共同的品质。这些品质基本上可以总结为八大基本属性,即:崇尚行动,贴近顾客,自主创新,以人助产,价值驱动,不离本行,精兵简政,宽严并济。

《追求卓越》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以实际案例为基础,结合大量的事实、数据和分析。而且,作者文笔生动流畅,有一流的散文功底,画龙点睛的精彩引言比比皆是,名家理论和观点如数家珍。因此,不管你是大牌企业家,还是一个充满期待的学生,都能很快被这本书吸引,领略阅读快感。欣赏这一个个企业的梦想,仿佛身临其境,让自己颇有启发和感悟。

作品目录:

自序

导言

第一部分 何谓“卓越”第一章 抱残守缺的成功企业

成功的标准

研究对象

第二部分 迈向新的理论

第二章 理性模式

探索数字背后的意义

缺乏远见

分析的象牙塔

重点错误

第三章 渴求激励的人

如何应对人性的矛盾

简单和复杂

正面激励

行动、意义和自我控制

转化型领导

第三部分 回归基本面

第四章 管理模糊和矛盾

理性行为者

文化的重要性

进化

第五章 采取行动

组织流动性:走动式管理

实验型组织

简化系统

行动导向

第六章 接近顾客

对服务的执著

对质量的执著

利基市场

卓越企业以成本为导向的程度

倾听使用者的意见

第七章 自主与创业精神

创新的推介人

容忍失败

第八章 以人为本

尊重个人

成功案例

共同的特色

第九章 亲身实践,价值驱动

第十章 坚持本业

坚持本业VS.多元经营

小心经营和本业无关的企业

第十一章 组织简单,人事精简

维持单纯的形式

未来的“形态”

第十二章 宽严并济

融入价值观

兼顾内外

致 谢

社会影响:

成功从无定式,卓越贵在创新。是的,没有人会反对彼得斯的这些管理学论点,但是问题在于,托马斯·彼得斯在书中加以称赞的“卓越企业”,后来有不少或归于失败,或销声匿迹,因而使人们对《追求卓越》一书的价值产生了怀疑。彼得斯错了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部影响深远的作品呢?耐人寻味的是,今日的企业领袖几乎没有人不承认深受托马斯·彼得斯提出的这8条原则的影响;而且,我们也不能忘记“《追求卓越》曾经一度几乎是美国商业的拯救者”这一事实。今天重读《追求卓越》,仍然会为作者在那个“混乱、非连续的时代”里所做的创新而振奋不已。

是《追求卓越》一书使托马斯·彼得斯从麦肯锡公司的普通职员一跃而为管理大师。《追求卓越》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本销量超过百万的商业管理书籍。许多读者赞誉有加,称之为“1982年以来美国工商管理的‘圣经’”。一时间,所有的媒体与商界人士都在谈论着这本书,这本书甚至促成了商业书籍出版业的成熟。当代管理学泰斗彼得·德鲁克一语道破天机:“彼得斯著作的力量就在于他强迫你关注最基本的东西……它使管理听起来是令人难以置信地容易。你所要做的就是把这本书放回在枕头下,然后一切都会完成。”

自1982年出版以来,《追求卓越》连年荣登《纽约时报》非文学类书籍排行榜,旋即被译成十几种文字风靡全球,三年中发行量达600万册。《福布斯》杂志评选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工商书籍,《追求卓越》排名第一。当今经济类畅销书《追求卓越的激情》也没有忘记以《追求卓越》为自己做广告,在封面上特别标示:本书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20本商业图书,管理学圣经《追求卓越》的续篇”。《时代》杂志撰文认为:《追求卓越》“把美国优秀企业的成功秘诀公诸于世,乃是一件了不起的工作。“彼得斯和沃特曼出版的这本书,应当在全美国的商学院当做教材使用。”德鲁克评论说:“《追求卓越》的价值,或其他什么东西,是不可测量的。它的名声和成功已远远超过对其意义的客观评价。我们能确定的就是它推动了管理书籍的大量出现,而且,在商业世界中,肯定了顾客服务在形成差异和建立竞争优势的过程中所起的核心作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荣誉退休校长沃伦·贝尼斯认为:“毫无疑问,这是一本里程碑似的书籍;在‘怎样使组织充满效率’这一主题上,它出类拔萃,是一本最重要也最有用的著作。”花旗银行董事会副主席托马斯·西奥巴德指出:“翻开该书,每一个管理人员都会立即发现许许多多大有裨益的成功妙诀。由于概念接近,其中许多方法颇似备受称赞的日本经验,但该书说到底仍是一本论述美国商业卓越之处的地道美国著作。”

ATT销售部副总裁阿奇·麦吉尔更是对《追求卓越》赞誉有加:“该书才华横溢,灵感喷涌,我期待它从根本上促进我们的新企业‘美国贝尔’走向成功。我认为该书不但内容精彩,更重要的是,便于在实践中得到推行。”

创作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经济实力的强大对美国乃至西欧经济形成了挑战,《追求卓越》出版于日本企业在世界上步步紧逼,美国企业却是节节败退的大背景下。当时的美国企业热衷于在管理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理性模型”和“企业战略范例”,职业经理人和MBA习惯于计划模型和精确财务分析,高高在上,发号施令,却普遍忽视管理学最基本的原则和品质,失去了对管理本质的把握,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导致美国企业的惨败和自信心习丧失。

为了迎接日本企业的挑战,美国企业界开始研究日本企业的管理方式。1982年托马斯·彼得斯《追求卓越》的出版成为美国商业的拯救者和美国商业史上的转折点。彼得斯回顾该书时说:“《追求卓越》首次描述了那些行之有效的东西。它的风格是刻意形成的。我承认,这本书的逻辑就是美国式管理已被严重地扭曲。这是对美国式管理和麦肯锡式思维方式猛烈的、面对面的攻击。”

八项准则:

看准就干,行动果断

接近顾客

自主创新

以人促产

深入基层

专心搞本行

精兵简政

宽严并济,张驰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