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两个教条及其超越

文学乐 人气:7.71K
论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两个教条及其超越
论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两个教条及其超越 【内容提要】运用二元对立的知性思维方式来理解马克思哲学,并由此而形成抽象的理论教条,直 接妨碍马克思哲学研究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本文着重反思和分析了在马克思哲学中有 着重要影响的两个教条,即“成熟”与“不成熟”二元对立的教条、“解释世界”与“ 改造世界”二元对立的教条,指出二者并无充分的学理根据,也违背哲学存在和发展的 本性,因此,克服这类抽象的理论教条,是推动马克思哲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英文摘要】The further expansion and deepening of the study of Marxist philosophy are  hindered directly by the intellectual thinking mode of binary antinomywhich is used to understand Marx's philosophy and eventually to form theabstract theoretical article emphatically reviews and analyzesthe two dogmas which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s in Marxist philosophy,namely  the binary antinomy dogmas of“mature”and“immature”,as well as that of“explaining the world”and“transforming the world” fact is also pointed  out that there are no sufflcient foundations of scientific principlesbetween the two dogmas and they violate the nature of existence and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as efore,overcoming this abstracttheoretical dogma is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of promoting Marxistphilosophy and develop it in a healthy way.



【关 键 词】二元对立/“成熟”与“不成熟”/“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binary antinomy/ “mature”and“immature”/“explaining the world”and“transforming theworld”
【 正 文】
  我们的生活捉摸不定,世界变化无常,我们需要赋予世界以意义。为此,人们最常使 用的心智策略就是“二分法”,通过把事物和世界区分为昼与夜、黑与白、现象与本质 、恶与善、真与假等二元对立关系,使复杂的世界呈现出“秩序”,显现出易为人所把 握的“意义”。然而,“二分化”实质上是一种“知性方法”,把本来是“整全”的事 物“一分为二”,所导致的必然后果便是“事物本身”具体、丰富的内容的遗漏和丧失 。在马克思哲学的研究中,我们运用这种“二分化”,形成了一系列的知性对立关系, 并由此逐渐演化为种种理论教条。我们认为,马克思哲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亟需超越 这些由二极对立思维方式所形成的理论教条。本文仅通过对两个教条的分析,来引发人 们对此问题的关注。
  一、“成熟”与“不成熟”二元对立的教条及其超越
  在马克思哲学研究中,影响最大的一对二元对立关系无疑是所谓“不成熟马克思”与 “成熟马克思”的对立。它认为,在“早期马克思”与“晚期马克思”之间存在着一种 内在的断裂,“早期马克思”是“不成熟的马克思”,只有“晚期马克思”才是“成熟 的马克思”,因此今天理解马克思,最重要的阐发“成熟马克思”的思想并自觉地与“ 不成熟的马克思”划清界线并对之采取批判态度。这种观念在马克思哲学研究中长期以 来具有重大影响,甚至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理论教条而被接受下来。
  
  需要予以反思的是,把马克思思想区分为“成熟的马克思”与“不成熟的马克思”, 我们所赖以依靠的根据或标准是什么?这种根据或标准是否具有充分的合法性?
  综合以往种种观点,人们主要提出了如下三种有代表性的“标准”。
  第一,以“成熟的马克思”为标准。以“成熟的马克思”为参照,来区分“成熟”与 “不成熟”,这是人们通常采取的一种做法。它假定,马克思的思想以时间为次序,遵 循着不断抛弃不成熟的旧哲学,尤其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越来越走向成熟的过 程,因此,以“成熟的马克思”为坐标,即可十分清楚地确定“成熟”与“不成熟”的 分野,从而达到清除“不成熟”的成分并保留“成熟”成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