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字号”毕业生就业未受“寒冬”影响

文学乐 人气:3.83K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届大学毕业生普遍感受到了“就业寒冬”的冷意。但记者在青岛农业大学日前举办的大学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却惊喜地发现,传统“农字号”毕业生所受影响不大,用人单位对农科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仍然不小。

在青岛农业大学日前举行的2009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来自全国12个省市的342家用人单位共提供有效就业岗位6500多个。据了解,包括硕士研究生在内,该校2009年将有包括农、工、理、经、管、文等六大学科门类的5960名学生毕业,虽是该校历史上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但喜人的是社会需求量大于毕业生总数。

传统“农字号”毕业生就业未受“寒冬”影响

该校招生就业处处长董玉河介绍,此次招聘单位所提供的农科类就业岗位有3300余个,学校2009年农科专业毕业生共有1590人,总体供求比超过了12,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等专业的供求比更是达到了14.5。与“农字号”科类的稳定局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土木建筑类、经济贸易类、外语类、电子信息类等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明显受到影响。

今年,众多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发生了变化。董玉河说,如今的毕业生在就业心态上更理智、更趋于务实,这一方面是受今年就业形势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学校设立的“就业指导课”初见成效的结果。该校坚持在大学生就业观念教育上下功夫,从2003年开始就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公共选修课。2007年,学校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把“大学生就业指导”设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贯穿于大学4年,内容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不同年级有所不同。学校选拔具有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的干部和教师担任该必修课的教师,同时邀请校外专家、企业家、用人单位领导和校友作为兼职指导教师,通过专题报告、网络学堂、论坛及个性化咨询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进行就业指导,使学生的职业选择更加清晰,就业心态更加务实,就业能力更加完备。